江西招商网络> 正文
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具有萍乡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以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为契机,强化改革推动、创新驱动、融合互动、绿色促动、开放带动、安全联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工业企业“十百千”工程,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有萍乡特色的“1+2+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端引领。把高端引领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加强前瞻性部署,聚焦前沿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切实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坚持创新开放。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源链、资金链、政策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兴动能。坚持开放融合,以更开放的理念、更包容的方式,全面融入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主动对接京津冀、长珠闽、粤港澳,加强赣湘合作和新宜萍城市群协作。
──坚持绿色集约。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发展绿色工业,实现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明确园区功能定位,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园区管理模式,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有效集聚和供给。
三、行动目标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2年,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3个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50亿元、280亿元、280亿元左右,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迈上千亿级,节能环保、装备制造2个产业营业收入达到五百亿级,金属材料、食品医药、海绵建材、花炮文创等N个产业达到百亿级水平。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到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左右,力争2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百强行列。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左右,力争5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百强行列,基本形成具有萍乡特色的“十百千”工业企业体系:力争全市年营业收入过10亿工业企业达30户,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工业企业达3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户,形成一批竞争力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2年,每年新增一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工业设计中心。到202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0%左右。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上云率达到100%,制造业重点领域数字化信息化率达到70%以上。
四、重点任务
(一)全力打造1个高成长性产业
电子信息。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电子信息产业输出,把握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显示屏、信息网络设备、智能终端及电子元器件等,构建智能协同、融合创新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依托星星科技、诺峰智能等,抓住5G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围绕智能终端、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紧跟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技术需求,以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重点,开发、生产和制造各种视窗玻璃防护屏、新型传感器件、触控显示模组、生物识别电子器件、金属塑胶精密结构件及相关材料和组件,谋划大尺寸模组生产线,开展透明显示、柔性显示研究。依托网是科技、百宏光电等,加快发展路由器及通信设备配件、软件,大力发展智能家电、智能控制器及智能单品,积极发展报警控制器、电子消防器、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监控摄像头、门禁控制系统、指纹虹膜识别系统等监控类和安防类产品。依托广志科技、银鑫汇等,积极招引国内外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重点企业,大力发展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防丢设备等消费类可穿戴产品,推动低功耗、微型化的血糖、心率、脉搏等可穿戴设备用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依托福斯特、丰达兴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微电子及高密度双面、多层印制电路板,强化上下游企业配套,打造半导体芯片、卫星导航、智能制造、5G移动通信等板块。依托华健电力等,加快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创新,打造电力能源大数据平台,拓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理位置信息服务和安全监控,打造供应链服务大数据平台。
(二)重点提升2个特色优势产业
节能环保。重点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着力推进用于去除废水、废气、土壤中的重金属、油、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催化剂、混凝剂、土壤钝化剂等新型环保材料产品开发应用,逐步构建功能完备、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支持传统工业陶瓷产业改造升级,重点扶持相关环保成套设备开发和工程总包服务发展,重点开发空气污染防治、水污染处理和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和设备。
装备制造(电瓷电气)。重点发展矿山机械及配件、高档数控机床、电力电气设备、汽车零部件等装备产业,加快扶持农业机械装备等潜力装备产业。培育壮大空压机及配套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力争成为在国内和国际有影响力的空压机产业基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开发生产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动力耦合及传动装置、多燃料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引进智能车联网和语音导航、自动驾驶、自动泊车、人机交互、智能通讯等配套产业,完善产业链条。瞄准原料精深加工、电瓷、开关、变电器、避雷器、电容器、互感器等电瓷配套项目进行补链招商,做优低压线路瓷,做大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线路瓷绝缘子,做强铁道棒形瓷绝缘子和电器配套产品,完善绝缘子避雷器、断路器、电容器、互感器等产品体系,努力形成电力成套装备专业化生产能力,加强国家电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
(三)积极发展N个基础良好产业
金属材料。重点以金属新材料为发展方向,重点开发黑色金属和铝合金、铬合金、镍合金、铜合金、钛合金等有色金属制造先进技术。以钢材精深加工为发展方向,发展适应市场要求的新型钢铁产品,重点开发高强度建筑用钢及钢结构等。
食品医药。食品产业重点发展坚果类、油炸类、豆制品、肉制品等绿色休闲食品。应用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加快构建紫红米、莲子、油茶、莲花血鸭等动植物产品生产加工体系。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重点培育引进新型多功能健康食品、生态制品项目及企业,提高绿色食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医药产业重点围绕生物技术,以发展创新药物和推进制药产业现代化为突破点,重点支持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生物制药、药用辅料等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抓住全球专利药到期契机,提高仿制药技术等级和产品质量,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药物。
海绵建材。重点以基础材料、施工器材、成套装备、海绵城市运营、文化旅游创意为主要发展方向,策应雨水收集渗透、调蓄转输、截污净化治理、设计与管理服务等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环节,大力发展高科技陶瓷、绿色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升级发展玻璃及其制品。完善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大力发展海绵产业的下游关联产业,促进海绵产业向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延伸,开发新产品,实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控制水泥产能,发展高品质水泥、专用水泥、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制品。巩固工业和建筑陶瓷优势,发展高端、节能、绿色建筑陶瓷和智能卫浴产品,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推动非金属新材料、新型化学建材、海绵城市用建材、装配式部品部件产业化。
花炮文创。大力实行“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安全型、环保型”战略,全面推广花炮机械化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加快向花炮文化创意方向发展。发挥我市包装行业优势,依托市焰花鞭炮科学研究所和萍乡学院,设立焰花鞭炮设计中心,加强焰花鞭炮药剂环保新材料研究,支持和推广药剂环保新材料市场化应用,加强花炮产品包装设计,增加产品文化内涵。围绕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一批研发基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鼓励企业瞄准瓶颈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设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大力拓展包装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延伸传统包装产业服务链,对接上下游产业与终端需求,引导企业围绕包装全生命周期提供一体化制造、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打造包装文化创意产业圈,以提升产业附加值为导向,提升品牌设计水平和文化内涵。
五、措施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由市工业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1+2+N”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推动萍乡工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调整完善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机制,建立各单位之间沟通机制,强化督查问效,确保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一)强化要素支撑。强化政府资金的引导,整合市县两级相关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打造国有资本工业产业投资平台,重点支持全市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重大应用示范和重点项目建设等。积极探索政府资金与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等相结合的多种融资组合,有效引导并扩大产业的社会投资。完善政策金融扶持体系,争取国家、省级工业专项资金支持。鼓励设立一批投资于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的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贴息、支付全部或部分担保费用等方法,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公司等为信誉和市场前景较好的初创、成长型企业及研究机构提供信贷支持和融资担保。
(二)打造服务平台。全面完善创业创新基地(平台)的基础配套体系,精准打造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和载体,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优化园区功能布局,推行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设施,推动园区由基础功能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支持建设产品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或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一批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专业机构共建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萍乡市智慧工业云平台建设。
(三)扩大开放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定期策划年度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以改善软环境、硬环境和实施优惠政策为基础,探索利用多样化的招商方式。围绕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强化规划引导,推动关联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和资源要素加快集聚,加大对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重点配套企业的招引力度,培育一批省级重点产业集群、新兴产业集聚区。推动国家级开发区每年至少引进一个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各省级开发区每年至少引进一个超20亿元的项目。完善工业投资重点项目库,对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推进的项目每月一调度,并不定期实地督促查看项目,重点推进5000万元以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引导企业开展高水平、大规模技术改造。
(四)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我市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需要,及时研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本土企业,在市级配套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且为产业链缺失环节的重点产业化项目(如大数据、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予以用地、资金等方面的重点支持,支持企业建设产品研发、业态模式创新等项目,引导企业开展5G、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龙头骨干企业培优扶强工程,强化“千人入千企、共圆强工梦”服务行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争取国家、省级技术改造、研发创新等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推动一批制造业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跟踪服务一批高精尖企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力争全市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实现新突破。
附件:1.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2.工业发展协调推进工作制度
附件1
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为切实加大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支持力度,发挥龙头重点企业带动作用,特提出以下方案。
一、发展目标
分产业选择营业收入和上缴税金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比重较大、成长性较好、带动力较强的一批重点工业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有萍乡特色的“十百千”工业企业体系:全市年营业收入过10亿工业企业达30户,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工业企业达3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户。
二、政策措施
(一)支持引进重点企业。对属于“新基建”领域重点企业、上市企业、央企设立的区域中心或其他重大企业,给予“一事一议”综合扶持政策。(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各县〔区〕政府、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支持配置要素指标。在分配国家和省里下达给我市各类有限的控制指标中,优先向重点企业倾斜,优先安排配套基础设施和其它功能性设施项目等。在全市现有的用水、用地、用气和节能减排总量等指标中,优先为重点工业企业配置,并按国家规定的最低价格供应。市、县两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基金优先支持骨干企业投资新上的带动性强、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支持重点企业挂牌上市,有效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信局、市水务局、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萍乡供电分公司,各县〔区〕政府、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支持实行优先服务。完善市县领导联点服务重点工业企业制度,开展“千人入千企”帮扶规上工业企业活动,实行重点指导协调,优先保证重点企业对生产资源的需求,必要时出台“一企一策”个性化扶持政策。对企业投资建设金额大、强度高或属于国内先进技术的产业项目,优先列为市级重点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协调服务。全力做好品牌争创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快争创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等。(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公共政务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支持扩大信贷融资。加大对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解决扩产转产及重大建设项目的融资需求,必要时协调提升市县级信贷通政策贷款额度,延长还款时间,减免贷款利息。鼓励信贷机构拓宽对重点企业贷款担保范围,全力帮助企业申请中、长期贷款。帮助重点企业向国家、省级层面申报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资金补助。(市金融办、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县〔区〕政府、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支持技术研发创新。对重点企业实施的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产品制造工艺等技术改造或创新的项目,优先支持申报国家和省、市重点技改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优先推荐评选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鼓励在重点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搭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服务平台,分享专业的设施设备、成熟的市场资源与渠道、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模式等,优先推荐双创示范基地申报,引导在孵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行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各县〔区〕政府、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将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工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细化工作责任,完善监督考核办法,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要抓紧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机制,深入工业企业掌握生产经营情况,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及时上报解决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市工信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建立奖励机制。市县两级共同对工业企业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30亿、100亿元的企业,在税收优惠、项目申报、企业及个人荣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市税务局、市发改委、市总工会,各县〔区〕政府、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宣传报道,广泛宣传支持重点企业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深入报道企业加快发展步伐的经验和办法,以及各级、各有关部门支持企业发展的先进事迹,努力形成全社会推进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市委宣传部、萍乡日报、萍乡广播电视台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2
工业发展协调推进工作制度
为广泛凝聚全市智慧,研究提出推进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特建立此制度。
一、主要目标
聚焦全市“1+2+N”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目标,建立“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的工作推进体系,整合市县资源,压实责任,全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和协调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发展政策、重点任务,指导各县(区)做好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政策有效落实落地,持续跟踪工业发展重点任务,做好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事项。
二、机构组成
原则上参照市工业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架构、成员来组成,由市工信局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各有关单位按照工作部署各司其职,通过加强交流,协调解决问题,共同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三、推进机制
(一)运行调度通报制度
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市直有关单位及各县(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分管领导及县(区)工信局、工业园管委会负责人参加。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
会议主要通报全省各设区市及全市各县(区)和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效益、工业用电量等情况。调度全市工业新进规模以上企业、在建重点工业项目进度、主导产业发展、 重点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骨干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价格及市场销售等情况,研究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二)问题分析协调制度
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各县(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工业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较集中困难问题相关联的市直单位负责人参加,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会议可临时召开。
会议主要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本地工业经济的影响,通过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加强组织和协调,按照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的原则,形成工作合力,协调解决重点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过程中遇到的一般性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和骨干企业培育壮大,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三)产业发展推进制度
会议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市工业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根据实际需要,会议可要求非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必要时随时召开。
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强市战略的决策部署,分析工业企业生产和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研究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等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协调解决阻碍全市工业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部署进一步加快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相关工作。
四、督促落实
由市工信局牵头督促和检查有关单位工作及政策配套落实情况,组织对相关工作的考核评价。定期将工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工作进展情况等分送至有关市领导以及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有关工作进展缓慢的县区或部门,市工信局将适时进行督导。对重点工作完成不好的单位,报请市政府领导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
来源:招商网络
推动上饶市主城区出租汽车电动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2024-08-12九江市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2024-08-08南昌市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
2024-05-15九江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
2024-04-29关于大力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业的指导意见
2024-04-12萍乡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 若干政策措施(试行)
2024-04-072024年萍乡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
2024-03-29景德镇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行动方案(2024—2026年)
2024-02-15新余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年)
202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