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昌经开区1992年成立,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江西省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6月6日,国家批复成立赣江新区,南昌经开区成为赣江新区经开组团。经开区辖区面积达229平方公里,人口40万,下辖一镇(蛟桥镇),三处(白水湖、冠山、新祺周管理处),一园(桑海产业园),有29个村民委员会,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约40万。
一、园区现状
经过25年的快速发展,经开区顺利完成了85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任务,培育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家用电器、新材料等产业,吸引了包括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家企业入驻。借助赣江新区成立的东风,经开区又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新一轮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步伐,跨入二次创业的新腾飞时期。
(一)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优美。经开区背山面水,西临梅岭风景区,东靠赣江生态廊道,东北面紧靠鄱阳湖生态湿地。区域内近1/3是湖泊和森林、绿地,有象山森林公园等多处自由山体和两条绿色生态走廊,部分区域仍保持着原生态,是江西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全国生态工业园区已经完成论证。这是一座现代工业区,同时也是一座滨江生态区。
(二)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独特。经开区位于南昌市北郊,靠近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个经济圈,境内水、陆、空、铁现代综合立体交通全覆盖。陆路:境内路网与沪昆、福银、济广等7条高速公路相连通。铁路:拥有江西最大铁路货运中心,与京九、沪昆、合福等5条高速铁路线相连接,货物可通过赣新欧(中亚)国际铁路物流通道运输至欧洲及中亚。水路:境内有龙头港码头、国际集装箱码头,赣江黄金水道的装载能力达1000吨、远洋装载能力5000吨。空港:江西省唯一的国际机场,昌北国际机场毗邻我区,该机场已开辟多条直飞亚欧国家的航线。地铁:乘坐地铁1号线可以直通市区。“四位一体”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造就了江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为通畅、繁忙的区域,构筑起江西最大的开放开发平台,是南昌市、赣江新区乃至江西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
(三)人力资源
人才资源丰富。区内有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17所,科研机构19所,技工院校6所。近25万的大学生、职业院校生,经开区具备了中高端人力资源的储备优势,驻区企业人力资源和创新智力资源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区域位置
经开区位于南昌市北郊,靠近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个经济圈,境内水、陆、空、铁现代综合立体交通全覆盖。陆路:境内路网与沪昆、福银、济广等7条高速公路相连通。铁路:拥有江西最大铁路货运中心,与京九、沪昆、合福等5条高速铁路线相连接,货物可通过赣新欧(中亚)国际铁路物流通道运输至欧洲及中亚。水路:境内有龙头港码头、国际集装箱码头,赣江黄金水道的装载能力达1000吨、远洋装载能力5000吨。空港:江西省唯一的国际机场,昌北国际机场毗邻我区,该机场已开辟多条直飞亚欧国家的航线。地铁:乘坐地铁1号线可以直通市区。“四位一体”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造就了江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为通畅、繁忙的区域,构筑起江西最大的开放开发平台,是南昌市、赣江新区乃至江西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
三、历史沿革
南昌经开区位于南昌市北郊,毗邻红谷滩新区,创建于1992年,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江西省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辖区面积229平方公里,人口40万,下辖一个桑海产业园,一镇(蛟桥镇)三处(白水湖、冠山、新祺周管理处),有29个村民委员会,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约40万。经过25年的快速发展,南昌经开区顺利完成了85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任务,培育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家用电器、新材料等产业,吸引了包括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家企业入驻。2016年6月6日,国家批复成立赣江新区,南昌经开区成为赣江新区四个组团之一。借助赣江新区成立的东风,南昌经开区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了新一轮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步伐,跨入二次创业的新腾飞时期。
四、经济发展
2017年以来,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南昌经开区紧扣“强产业”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制定实施了“两行动一机制”方案。第一个行动,是产业发展“三年翻一番、攻坚三千亿”行动。我区将力争到2018年,实现园区总收入三年翻一番、达到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00亿元。第二个行动,是城市建管“一年见形象、三年大变样”行动。聚焦亮点做加法,问题导向做减法,每年聚焦建设一批亮点工程,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让城区面貌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一个机制,是重大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就是实行挂图亮灯式作战,项目进度正常就亮绿灯,进度一有迟缓就亮黄灯,进度再有迟缓就亮红灯,以此来解决项目“落地难、落地慢”等问题。
2017年,我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27.54亿元,在全省工业园区中排名第二。而要实现三年翻一番、攻坚三千亿的目标,每年还需要新增300-500亿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23%以上的增长。2017年,我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医药、新材料、家电等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3.25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利润总额75.5亿元,同比增长43.7%,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我区主导产业之一,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04亿元, 同比增长67.5%。目前,我区拥有以江铃新能源、百路佳为龙头的整车制造;有卡耐新能源、恒动新能源为主的电池制造;有格特拉克、铃格为主的传动系统制造;有保捷锻压、辉门零部件为主的车身构件制造。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业链上,有企业4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
电子信息产业。2017年,我区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大关,达到360.18亿元,同比增长17.4%。我区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涵盖移动智能终端和LED。
此外,医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也发展非常快。2017年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40.63亿元,同比增长22.6%。